【智慧城市網 城市在線】讓城市更聰明一些、更智慧一些,是推動城市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現代化的必由之路。未來幾年,南京計劃成為常住人口突破千萬、經濟總量突破2萬億元的超大城市。
城市能級更新的背后,離不開“智能中樞”的高效能運轉。南京市信息中心瞄準超大城市建設目標,推進數據治理創新,向“智慧”要發展韌性,加快打造國際一流的新型智慧城市。
南京市新一代政務云打造數字蝶變
南京智慧城市建設起步較早,基礎較好。早在2010年,南京就啟動了政務云建設,并基于此平臺探索智慧政務新模式。2013年被列入國家首批智慧城市建設試點城市,推進搭建統一分布式云計算平臺,推動數百項核心政務服務陸續遷移上云。
2019年以來,華為助力南京打造南京市新一代政務云,依托華為云Stack提供的IaaS、PaaS、大數據、區塊鏈等11大類46小類云服務,深度推進智慧城市建設。
南京市新一代政務云為各單位統籌提供云計算、數據歸集交換、地理信息、人工智能、物聯網、大數據應用等“數字底座”平臺支撐服務。一方面為全市各部門統一提供數據匯入、治理、挖掘、分析工具,提供海量、精準的數據支撐,另一方面,平臺集成應用服務能力,向全市各部門提供便捷的應用組件服務,減少各部門重復開發投入,有助于數據共享交換,打通各部門信息化系統之間的交互壁壘。
經過兩年多的建設,截止2022年6月,南京市新一代政務云已經為全市117個單位的1108個信息系統提供云計算、存儲、網絡等基礎設施云服務和運維服務,“我的南京”,“寧博疫”,“12345政務熱線平臺”、“智慧水務”、“數字城管”等一大批南京市重點項目背后,均源自于南京市政務云的“智慧”支撐。
超大城市精準治理,數據融合驅動
邁入“十四五”,南京從特大城市走向超大城市,南京的城市格局和能級將迎來躍升,實現“關鍵一躍”。數據的聯通共享共用、處置突發事件的跨部門跨層級協同尤其重要。
“沒想到現在用手機就能提取公積金了。”南京市民小林去銀行辦理租房提取公積金業務時,工作人員指導他用手機登錄“我的南京”APP,很快在“公積金業務大廳”找到了“租房提取”應用,申報、認證、驗證通過,整個流程不到3分鐘,公積金便提取成功了。
看似簡約的操作,背后卻并不簡單。南京市新一代政務云基于華為云Stack建設了政務數據交換平臺和可信數據管理平臺,支撐了國家、省、市、區的四級政務數據流通,對個人身份信息查詢、戶籍信息查詢、不動產登記、社保繳納情況、公積金信息查詢等多重數據充分整合、精細利用。
截至目前,南京12個市區級數據鏈路已全部打通,市級政務數據共享交換平臺歸集了來自國家發改委等7個國家部門,省衛健委、民政廳等5個省級部門,城管局、人社局等47個市級單位共60家單位提供的數據資源共573項,建成人口、法人、電子證照、公共信用、投資項目、社保和納稅等23個數據共享庫,歸集數據268億條,數據累計被調用2.1億次,實現交換89.88億條,為各部門提供293項高頻數據服務。
現代化城市治理,向智慧要韌性
在疫情常態化的當下,城市治理經受考驗。放眼長遠,亟待深化城市治理數字化轉型,增加城市的承載力和應對危機的能力,探索超大城市現代化治理新路子。
一網統管成為現代化城市治理的必由之路。
南京市新一代政務云發力《南京市城市運行“一網統管”工作三年行動計劃》,縱向推進城市運行智能化監測調度綜合平臺、綜合指揮調度系統、疫情防控重點業務信息系統的建設。
同時,南京將以“我的南京”APP政務版為基層治理賦能,加快實現一網整合數據、一屏能觀全局、一體應急聯動、一線解決問題,在一網統管、場景應用上做“乘法”,進一步推動力量資源下沉一線、市區共享,全面提升城市治理能力,切實推動南京高質量發展實現新跨越。
以數興業,讓“寧”滿意
未來南京政務云建設將在跨部門、跨區域、跨層級的數據流通與治理方面,打造數字供應鏈,形成“數鏈”體系;在大數據在社會治理與公共服務、金融、能源、交通、商貿、工業制造、教育、醫療、文化旅游、農業、科研、空間、生物 等領域協同創新,繁榮各行業數據智能應用,形成 “數腦”體系;加快提升大數據安全水平,強化對算力和數據資源的安全防護,形成“數盾”體系。
以數興業,讓生活更有品質,讓管理更高效,讓城市更加宜居。在南京,新型智慧城市建設正在加速推進,一個更具“韌性”活力城市呼之欲出。
政務云的建設將是不斷升級的,它的完善迭代將讓南京未來的面貌充滿想象:從無人駕駛汽車到黑燈工廠,從指尖辦事到遠程醫療,從虛擬園區到智慧安防……云端的數據與現實生活、實體經濟深度交融,滲透于細微生活中,最終勾勒出幸福之城的樣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