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慧城市網 智慧城市】早在2020年3月,香港特區政府就計劃在3年內部署約400個多功能智能燈桿(智能桿),以推動香港智慧城市的發展和支持5G移動網絡的實施。
大約在同一時期,深圳宣布計劃在2020年部署4526根智能電桿,到2022年將增加到2400根。
智能電桿是智慧城市基礎設施的多功能聚合點,建立在智能路燈和連接的電線桿之上。ABI Research預測,到2030年,全球智能電桿的裝機量將超過1080萬臺,系統收入將達到600億美元。
智能電線桿與智慧城市的關聯性是巨大的。它們為部署一整套智能城市基礎設施提供了高效、可擴展和模塊化的框架,從5G小型蜂窩和Wi-Fi熱點,到監控和交通攝像頭、標志和信息顯示、空氣質量和洪水監測解決方案,以及用于2輪和4輪車輛、無人機和手機(包括可再生能源發電)的充電站,ABI Research終端市場和垂直市場副總裁Dominique Bonte表示。
然而,智能電桿部署背后的主要驅動因素是對5G和未來6G小蜂窩形式的蜂窩網絡致密化的需求,以及對毫米波無線電頻譜的使用。因此,電信生態系統預計至少會為嵌入智能桿中的額外智能城市功能提供部分資金。
典型的障礙包括與共同所有權和管理相關的問題(設計、維護、回程成本分擔)、相互沖突的優先事項和議程、傳感器數據隱私問題,以及城市政府對智能桿件在節省成本、部署時間、擴展機會和面向未來的模塊化方面提供的許多好處缺乏認識。
因此,預計部署只會在本十年結束時積聚勢頭。
競爭格局
智能電線桿生態系統中的關鍵供應商包括Ubiquia、Verizon、華為、Signify、諾基亞/LuxTurrim5G和Elko EP,以及一系列冒險進入智能電線桿技術的智能路燈供應商。
主要倡議包括歐盟的Humble燈柱項目以及首爾市政府、洛杉磯、慕尼黑和魯汶的部署。此外,印度的城市(博帕爾、新德里和印多爾)也實施了智能電桿項目。
版權與免責聲明:
凡本網注明“來源:智慧城市網”的所有作品,均為浙江興旺寶明通網絡有限公司-智慧城市網合法擁有版權或有權使用的作品,未經本網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經本網授權使用作品的,應在授權范圍內使用,并注明“來源:智慧城市網”。違反上述聲明者,本網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本網轉載并注明自其它來源(非智慧城市網)的作品,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或和對其真實性負責,不承擔此類作品侵權行為的直接責任及連帶責任。其他媒體、網站或個人從本網轉載時,必須保留本網注明的作品第一來源,并自負版權等法律責任。
如涉及作品內容、版權等問題,請在作品發表之日起一周內與本網聯系,否則視為放棄相關權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