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慧城市網 市場分析】作為提高生產安全水平的手段,視頻監控與巡檢廣泛應用。
山西冀中能源集團披露的消息顯示,今年一季度以來,該集團著力推進礦井工業視頻安裝,共增補高清視頻設備300余套,五個礦均實現了所有人工作業場所視頻全覆蓋,構建起無監控不作業、作業行為受監督的煤礦作業現場可視化監控環境。
另一方面,國家能源集團有消息顯示,該集團旗下烏海能源五虎山礦業公司也實現了重點區域視頻監控全覆蓋30天,進一步提高安全監督管理效果,規范作業人員行為,防范化解安全風險。
除了能源礦產,視頻監控在危化、消防、冶金、交通運輸領域也在大力推進。
廣泛應用的背后,既是生產經營單位對安全生產的實際需求,也是智慧應急企業在積極開拓的成果。然而,隨著視頻監控的深入推進,需求不斷得到滿足,市場是否還有新的增長可能?方向又在哪里?
近期,由工信部等八部委發布的《關于推進IPv6技術演進和應用創新發展的實施意見》,或許可以為解答這些問題提供一些思路。
意見要求,深化“IPv6+”行業融合應用。其中針對智慧能源行業,要求“推進生產網絡和數據網絡演進升級,聚焦電力系統監控、油氣管道傳輸監測、油氣煉化監測等重點環節,以網絡切片、確定性網絡等技術提升網絡承載安全性和可靠性,強化對視頻監控、視頻巡檢、生產控制等業務的支撐能力”。
事實上,IPv6可以視為視頻監控網絡的技術底座。
在物聯網的三大層次中,視頻監控網絡屬于為物聯網識別物體、采集信息的感知層,在物聯網結構中發揮著關鍵性的作用。
相關數據顯示,攝像機采集的數據信息占據全世界物聯網數據的約一半以上的存儲量。除了在智慧能源領域以外,傳統視頻監控技術早已在智慧城市、公共安全等各行業獲得廣泛應用。基于物聯網“一物一地址,萬物皆在線”的技術邏輯,這就需要大量的IP地址資源。而視頻監控網絡還只是物聯網感知層的一部分。
作為互聯網協議第4版的IPv4,其地址資源遠不足以滿足物聯網的發展需求。這也是IPv6最初被設計的原因,其可以給“地球上的每粒沙子都分配一個IP地址”的能力如今也已廣為人知。
而“IPv6+”是基于IPv6的下一代互聯網技術創新體系,包含一系列協議和技術創新,在超寬、廣聯接、確定性、低時延、自動化和安全性六個維度全面提升IP網絡能力。
其中,作為IPv6+關鍵能力之一的網絡切片技術,是5G和云時代網絡支撐行業數字化轉型的關鍵,可以通過在實體網絡上切分出多個虛擬網絡切片,適配工業控制、自動駕駛、智能電網、遠程醫療等各類行業業務的差異化需求。例如,華為在全國首座5G+智能煤礦新元煤礦中,就使用了網絡切片技術。
而網絡切片成功部署的前提,是端到端的整合。但在多供應商的環境中,這種整合仍然面臨挑戰。以視頻監控網絡為例,作為一個整體應用,視頻監控網絡從前端到后端、采集到存儲,以及用戶監管,各個設備以及平臺軟件都要支持IPv6協議,才能保證整個系統正常運行,而現實是各個設備或子系統來自于不同廠家,協議統一目前還未完全實現。
當然,單一供應商解決方案或垂直領域的專網服務,可以在一定程度上規避上述問題。但從另一角度來看,對于致力于能源行業視頻監控、視頻巡檢設備研發與生產的供應商而言,以IPv6的技術演進和應用創新為指引,尋求更廣泛的行業合作,以協同構建網絡切片生態系統的成熟度,或許會是一個可以探索的方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