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智慧城市網 時事聚焦】近期召開的十四屆全國人大*會第三次會議上,《關于設立全國生態日的決定(草案)》正式獲審議,擬將8月15日確定為“全國生態日”。同期提請審議的還有《中華人民共和國海洋環境保護法(修訂草案)》等。這也就意味著,繼6月5日“世界環境日”之后,國內又將增加一個與環保密切相關的紀念日。
為應對氣候危機,保衛人類唯一的家園,生態環境保護工作愈發受到重視。與此同時,環保產業也成為綠色經濟中的重要力量,《中國環保產業發展狀況報告(2022)》顯示,2017-2021年的5年間,環保產業營業收入年均復合增長率為12.8%,甚至高于同期GDP增長率。到2022年,環保產業營業收入已經達到2.22萬億元。
因此,無論是從可持續發展,還是當前經濟增長需要來看,生態環境保護都是一項重要且長期的事業。而事實上,在“全國生態日”之前,地方層面就已經有相關工作經驗。
浙江:與生態日淵源頗深
2023年,時值《中華人民共和國環境保護法》實施24周年,浙江省吉安縣正式決定將每年的3月25日定位“生態日”,這也成為了我國首個“生態日”。據悉,吉安縣出于“生態立縣”發展戰略考慮,計劃將“生態日”打造成有效、廣泛動員群眾參與建設的宣傳平臺。此后安吉縣圍繞生態日主題,先后進行過增殖放流、植綠護綠、垃圾分類、低碳出行等一系列環保活動。
在吉安縣生態日取得積極成果之后,浙江省于2010年確定將每年的6月30日設置為“浙江生態日”,全國首個省級“生態日”正式誕生。2015年,湖州市跟進設置了“湖州生態文明日”,以動員全市上下力量,堅定不移地走綠色發展之路。其中值得一提的是,為了讓生態理念更加深入人心,浙江省舉辦了多種“生態+”藝術表演活動,包括書畫展、音樂節等等。
貴州:將6月打造成“綠”月
6月5日是六五環境日,6月18日是貴州生態日,于是,為更好地發揮環保宣傳效果,貴州省生態環境廳將宣傳活動串聯延展至整個6月,聯合其他部門開展了“人與自然 和諧共生”貴州生態環境月主題系列活動,擬將6月打造成“綠”月。今年6月,貴州采用燈光秀形式,展現生態環保主題,吸引公眾關注,并同期在貴陽舉辦了夏日環保主題音樂會。
期間,貴州觀山湖區開展2023年觀山湖區“生態季”系列活動,包含“廢舊物品創意設計大賽”“動植物共生體系研學活動”“生態自然學校開課”等共13個子活動,讓移步見綠、出門進園成為現實,并將貴陽市觀山湖區生態文明展覽館打造成為全省生態文明成果發布、展示的重要平臺和踐行人與自然和諧共生的有效載體。
除此之外,北京市連續十年舉辦了“北京生態環境文化周”,共同開展線下8項、線上6項生態環保宣傳實踐活動;廣州黃埔也在“六五環境日”之前,進行了“進社區、進企業、進學校、進家庭”一系列宣傳活動……
你參與過哪些有趣的生態環保活動呢,歡迎留言討論!
版權與免責聲明:
凡本網注明“來源:智慧城市網”的所有作品,均為浙江興旺寶明通網絡有限公司-智慧城市網合法擁有版權或有權使用的作品,未經本網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經本網授權使用作品的,應在授權范圍內使用,并注明“來源:智慧城市網”。違反上述聲明者,本網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本網轉載并注明自其它來源(非智慧城市網)的作品,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或和對其真實性負責,不承擔此類作品侵權行為的直接責任及連帶責任。其他媒體、網站或個人從本網轉載時,必須保留本網注明的作品第一來源,并自負版權等法律責任。
如涉及作品內容、版權等問題,請在作品發表之日起一周內與本網聯系,否則視為放棄相關權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