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慧城市網 市場分析】近年來,伴隨著我國城市化進程的速度加快,城市面積和人口也在不斷激增。城市中的交通、環境、能源等問題愈發突出,給城市運營和管理帶來了巨大的挑戰。
為解決這些難題、提升民眾生活質量,一種全新的城市發展形態很有必要。而數字城市的出現,剛好為解決這些城市問題提出了一種適宜、高效的解決方案,極大地提升城市的運營效率,為城市居民帶來更好的生活體驗,提高了人民的幸福感和獲得感。
2023年3月,數字中國頂層規劃的出爐將數字城市、數字經濟等熱詞再度推進*階段。作為城市更新建設的重要手段,數字化技術應用、數字化轉型等發展趨勢已成為市場普遍共識。
目前,經過大半年時間運轉,當前數字城市建設已取得什么樣的成效、未來將如何發展、有哪些新興的新技術、新業態、新模式涌現等等,成為業內人士普遍關注的話題。
數字城市建設現狀
從定義上看,數字城市是指將現實城市與數字技術有機結合起來,深度數字化城市各個領域。其所包含的技術手段包括物聯網、云計算、大數據、AI、智能終端等,這些技術的應用為數字城市帶來了許多特征。
舉了個例子,在視頻監控領域,通過數字化技術,可以實現目標城市數據的智能化采集、監控分析和處理,從而提速城市運營管理效率,優化城市各種資源配置等等。
正因為數字化技術的優勢性能,現全球很多發達國家正積極推進數字技術與城市建設深度融合,促進城市數字化轉型,如英國發布“數字憲章”,日本推進“超智能社會”,新加坡提出“智慧國計劃”等。
國內方面,在數字中國持續發酵的背景下,我國一些大城市也在積極推進數字城市的發展。比如,《2023年上海市城市數字化轉型重點工作安排》明確提出,推動40個生活數字化轉型應用場景政企共建、社會共享;持續提升數字治理水平,城市運行生命體征更加完善;確保網絡和數據安全,基本建成城市數字底座“1+1+N”框架。
廣東省深圳市人民政府辦公廳印發《深圳市數字孿生先鋒城市建設行動計劃(2023)》,提出建設“數實融合、同生共長、實時交互、秒級響應”的數字孿生先鋒城市。建設國內領先、世界一流的智慧城市和數字政府,推動城市高質量發展。
在一些基礎設施方面,根據國家互聯網信息辦公室發布的《數字中國發展報告(2022年)》,報告顯示,截止2022年底,我國數字基礎設施規模能級大幅提升,累計建成開通5G基站231.2萬個,5G用戶達5.61億戶,全球占比均超過60%。全國110個城市達到千兆城市建設標準,千兆光網具備覆蓋超過5億戶家庭能力。
2022年,我國數據產量達8.1ZB,同比增長22.7%,全球占比10.5%,位居世界第二。此外,全國一體化政務數據共享樞紐發布數據資源1.5萬類,累計支撐共享調用超過5000億次。
當然,國內當前數字化賦能城市建設總體還不夠成熟,各個領域在數字化轉型的過程中也暴露出一些新問題,遠未達到可持續城市發展目標的預期。比如:城市各場景數字化應用的均衡狀態、企業數字化轉型的平臺壟斷以及個體數字化生存的數字排斥等等。
至于為何會出現這些問題?有業內人士表示,主要在于數字城市和人民城市在建設理念上尚未統一。部分城市注重通過數字化的手段來提高城市治理的效率和質量,但忽視了把人本價值作為推動城市發展的核心取向。
不過,伴隨著城市數字化進程持續深入,我們有理由相信這些問題終將會被優化而且還將引發更為廣泛的社會關系變革,從而引導城市在更高的水平上走向可持續繁榮。
AIGC助力城市數字化轉型
前面談到,數字城市建設關鍵還是在于數字技術的持續賦能,沒有數字技術的賦能,城市建設向智慧化、數字化方向發展成為空談。所以迭代更新的技術在整個數字城市建設的框架中已成為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其重要性日益凸顯。
目前,市場火熱的話題非大模型、AIGC等新一代人工智能技術莫屬。其中,就AIGC來講,有專家認為,以AIGC為代表的數字技術將加快企業數字化轉型從而帶來前所未有的機遇。
其中的邏輯是這樣的,AIGC它屬于人工智能領域近幾年比較新穎的技術形態。相比傳統的人工智能技術比較關注數據分析,AIGC,全稱為AI Generated Content(人工智能生成內容),則比較關注數據的自動合成。
而數字化轉型本質上是用數據來改變業務,大體上有三個過程:一是獲取數據;二是分析數據得出結論;三是基于前兩個過程反過來制定策略來影響業務,為業務發展指引方向。
鑒于AIGC的特性,一旦用上AIGC技術,就可以一步到位涵蓋這三個過程,它不僅可以分析數據,還能自動基于分析結果和結論,生成業務行為——獲得面向內容創作的生產力。
因此,可以認為,AIGC是數字化應用在更高自動化水平上的體現,實現了數據資源全流程的數字化驅動。換言之,AIGC技術有望成為數字城市創新發展的新引擎,應用在醫療、傳媒、電商、金融、教育等場景。對政企來說,則會加速擁抱AIGC,并在行業、應用和開發三個維度產生大量的創新,妥妥的未來掘金之路。
整體來看,打造高端、高效運營的數字城市,首先要加強數字底座的建設,其次要提升數字服務和場景應用的水平,同時還要加大產業培育賦能和數字產業人才的培養,多措并舉才能讓數字城市建設產生新勢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