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智慧城市網 市場分析】由于公共安全市場需求旺盛,再加上傳統行業數字化轉型帶來的強勁需求,使安防行業成為為數不多的景氣度較高的行業之一。2021年全國安防行業總產值約9020億元,較上年增長約6%。在9020億元的總產值中,安防產品市場總產值約為2750億元,工程市場約為5370億元,運維和服務市場約為900億元。
近年來,隨著國內經濟的飛速發展,人們的物質生活水平有了顯著的提高,人們對居住環境安全感的需求也與日俱增。在不少大中型城市,人們在選擇出租房及社區的同時,對家庭安防乃至是社區安防的意識也不斷提高。
民用安防市場一直以來被視為視頻監控行業的藍海,市場前景巨大。隨著相關產品技術的逐漸成熟以及用戶需求的不斷提升,民用安防市場迎來發展良機。與專業監控攝像機相比,搭載無線連接的家用攝像機在室內能更靈活地安裝?,F階段,驅動家用攝像機成長的三大主要動力來自于成熟的網絡基礎設施、終端用戶對居家安全或小規模安全系統的需求增長,以及可支持高達100Mb/s 數據傳輸率的4G、5G技術的普及。
作為中國家用智能視覺市場的核心產品,智能攝像機市場已逐步發展至成熟階段,預計 2020- 2025年中國家用攝像頭產品市場規模年復合增長率將達10.9%,元器件和中間件成本下調將推動家用攝像頭產品向下沉市場滲透,預計到 2025年市場規模將提升至149億元。
根據中研普華產業研究院發布的《2023-2028年中國社區安防行業市場前瞻與未來投資戰略分析報告》顯示:
《中華人民共和國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第十四五年規劃和2035年遠景目標綱要》提出:推進智慧社區建設,依托線下社區運營模式及數字化技術,要加強建設智慧社區,建設便民智慧服務圈。
《關于深入推進智慧社區建設的意見》提出,到2025年基本構建起網格化管理、精細化服務、信息化支撐、開放共享的智慧社區服務平臺,初步打造成智慧共享、和睦共治的新型數字社區,社區治理和服務智能化水平顯著提高。
智慧社區建設以實現“以智慧政務提高辦事效率,以智慧民生改善人民生活,以智慧家庭打造智能生活,以智慧小區提升社區品質”為目標。社區是城市的關鍵組成部分,社區治理是圍繞社區場景下的人、地、物、情、事的管理與服務。隨著城市化的快速推進及人口流動的快速增加,傳統社區治理在人員出入管控、安防巡邏、車輛停放管理等典型場景下都面臨著人力不足、效率低下、響應不及時等諸多難題。
而人工智能技術代替人力,實現人、車、事的精準治理,大幅降低人力、物質、時間等成本,以最低成本發揮最強大的管理效能,有效推動城市治理向更“數字化、自動化、智慧化”的方向演進。
社區安防行業分析 2023中國社區安防行業投資前景
我國社區可以分為三類主體:老舊小區、城中村與花園小區。前二者的安防基礎設施落后、治安漏洞大,人口管理難度大,社區管理主要依靠人防,有大片存量市場亟待改造?;▓@小區普遍追求有質量的人居環境,對技訪的要求也越來越高。
在治安管理上,安全隱患較大,居民財產人身安全難以保障;在群租行為上,部分房東為了追求利益最大化,將房租隔成多間樣板房簡單裝潢,再以便宜的價格租出去,群租導致人口密度過大,火災隱患突出,人員復雜;在人口管理上,老舊小區和城中村的人口較為集中,流動性大,成分復雜,人口信息變更無法及時更新。
為有效回應社區安防的建設需求,2015年,中共*公廳、國務院辦公廳印發《關于加強社會治安防控體系建設的意見》,提出加強鄉鎮(街道)和村(社區)治安防控網建設。以網格化管理、社會化服務為方向,健全基層綜合服務管理平臺,推動社會治安防控力量下沉。
有業內人士指出,社區智能化環境的前提便是安全性,唯有保障安全,社區中的各類便捷性應用才能得到更充分利用。安防系統作為社區安全的重要保障,隨著人工智能技術在安防行業落地應用的加速,以人臉識別門禁代表的“AI+安防”在智慧社區中也發揮越來越重要的作用。
智慧安防是智慧社區的重要組成部分,也是和諧社區建設重要的科技支撐。我們以社區監控為例,傳統社區視頻監控80%都依靠人工實現,隨著攝像頭在社區中的大規模普及,每天可以產生千兆以上的視頻圖像,再加上人員信息日漸復雜等因素,依靠人工對著屏幕肉眼檢查已無法滿足業務要求。
智慧社區場景豐富,包括人車信息、出入口管控、車輛違規停放、人員穿戴合規、異常行為識別、垃圾分類、電梯異常檢測等,應用場景達到20-30個,都與社區居民的生活息息相關。
人工智能時代,智能安防將助力社區監管,實現社區環境“人防+技防”的雙重保障?,F在市場上已有很多專門針對社區安防的解決方案,成為了不少新建小區或社區改造工程的必然之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