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智慧城市網 市場分析】2023年安防行業呈復蘇回暖態勢。一季度行業各項主要經濟指標全面回升,二季度企穩向好。調查企業預測,2023年三季度約有53%的企業銷售額將會提高,約35%的企業與二季度持平。預計下季度安防行業的發展速度將達到5%,其中視頻監控市場增長6%左右,防盜報警、實體防護增長、出入口控制增長4%左右,社區居民安防增長5%以上,國外市場的增長率預計為3%-4%。
2023年二季度,安防企業科技投入景氣指數為142,比上季度上升了1點,比去年同期上升了1點,位于“較景氣區間”。其中,有48%的企業繼續增加了科技研發資金的投入,有47%的企業科研投入與上季度持平,有5%的企業投入下降。
流動資金方面。反映資金充足的安防企業占45%,比上季度下降了5個百分點;反映能夠維持正常周轉的安防企業占38%,較上季度上升了2個百分點;反映資金緊張的占17%,比上季度上升2個百分點。
企業融資方面。有22%的安防企業反映融資“容易”,較上季度下降了16個百分點;有58%的安防企業反映“一般”,比上季上升了13個百分點;有20%的企業反映“困難”,比上季度上升了3個百分點。
資金拖欠方面。反映資金“拖欠增加”的安防企業為22%,比上季度上升了4個百分點;反映“持平”的安防企業為53%,比上季度下降了14個百分點;反映“減少”的企業為25%,比上季度上升了10個百分點。
中研研究院出版的《2023-2028年版安防產業政府戰略管理與區域發展戰略研究咨詢報告》顯示
2023安防行業投資分析
安防行業開始大規模引入AI技術,“智慧安防”這一說法便因此誕生,在如今大數據、云計算、物聯網、人工智能等技術的加持下,智慧安防正被廣泛運用于智慧警務、智慧交通、智慧金融、智慧醫療等領域。
從發展前景來看,人工智能現已被國家列入"創新引領的戰略技術和社會經濟發展新引擎",大到產業布局轉型發展和產業鏈合理布局,小到社會治理、生產制造經營、服務民生等各個領域,都會朝著人工智能邁入。安防行業也不甘落后,智能安防應運而生,有關部門競相公布有關智能機器人的規定政策,上周剛由工信部舉辦了今年全球機器人博覽會發布會,明確提出要推動產生機器人產業多元化發展趨勢的綠色生態基礎理論。
中國一共有接近3億個家庭,即便愿意使用相關安防產品的只有一小部分家庭,相關的增量空間依舊很大,預測未來5年社區安防市場規模將達到500億元人民幣,年增長率超過50%,并且線上銷售將成為家用安防產品的主流平臺。
我國智能安防相關企業數量超過30萬家,其中廣東、山東、江蘇和陜西四省的相關企業數量均超過4萬家,位居全國前列。
與此同時,互聯網時代下,信息安全問題日益受到關注,傳統安防行業轉型,智能家居快速發展為安防行業提供的非常好的發展方向,智能安防成為發展大勢,安防行業前景可期。
廣東省更是擁有超過7萬家智能安防相關企業,占全國總數的近四分之一,領先于其他地區。這些企業主要涉及智能安防軟硬件及系統集成、運營服務等環節,廣泛應用于城市、家庭、公安、交通、金融等領域。從代表性企業分布情況來看,智能安防軟硬件及系統集成企業主要分布于珠三角、長三角以及北京等地區,運營服務商以廣東地區居多。
我國智能安防行業市場規模約為586億元,同比增加約15%。2022年智能安防行業市場規模約為630億元,同比增長約7.5%,預計到2023年底,我國智能安防行業市場規模將達到800億元左右。
目前隨著相關部門以及科技企業涌入,智能安防標準化正逐漸形成,加上移動互聯網的發展,用戶對于智能化生活訴求越來越強烈,上述兩大因素影響下,智能安防市場空間較大。
受益于安防領域深度學習算法的快速發展,安防行業已經得到了越來越廣泛的應用。預計“十四五”時期,新型智慧城市建設將全面加速步入“數字賦能、制度重塑、全域轉型、安全運行”的高質量發展新階段。預計到2026年安防市場規模有望突破2500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