聯系電話
-
餐飲經營單位使用天然氣和液化氣的場所可燃氣體泄漏報警器的安裝依據標準
餐飲經營單位使用天然氣和液化氣的場所可燃氣體泄漏報警器的安裝依據標準在日常檢查中,安全檢查部門經常對餐飲經營單位進行檢查。餐飲經營單位主要使用天然氣或瓶裝液化石油氣。小到餐館飯店,大到美食城、美食廣場、大型食堂、餐廳等,很多都安裝了天然氣泄漏報警器或者液化氣濃度報警器用于監測燃氣泄漏,以防發生安全隱患。那么這些場所可燃氣體濃度檢測報警裝置的設置安裝的標準和依據有哪些?以北京為例說明《北京市消防條例》第二十八條規定,人員密集場所(含餐飲場所)的經營管理人應在使用天然氣、液化石油氣的場所,應當安裝濃 -
鋼鐵企業工業用氧氣泄漏濃度異常的危險性在現代鋼鐵企業中,氧氣的大量應用和重要作用。氧氣是動植物賴以生存的重要氣體,但是濃度過高或者過低就會對身體傷害,如人長時間在高濃度氧環境中吸入純氧時,會發生氧氣中毒等;而且隨著氧氣純度的提高,氧化反應越加劇,在純氧中的氧化反應異常激烈,同時放出大量熱量,從而產生高溫。所以一些在空氣中不易燃燒的物質,在純氧中很容易發生燃燒;而且氧氣與可燃氣體混合(如天然氣、乙炔等),在一定比例下形成爆鳴性氣體,一旦達到燃點或者有引火條件下(如摩擦出的電火花等),就會發生后果嚴
-
12月26號,北京交通大學實驗室發生爆炸事故。而上個月南京理工大學實驗室也發生了燃爆事故。實驗室內進行各項試驗,存在各種化學品、包括易燃易爆物質,也必定會存在或者泄露溢出可燃易爆性氣體的危險。這類氣體到達一定濃度與空氣易形成爆炸性混合物。那么爆炸混合物,大家都明白是怎樣的一種物質,它的存在具有怎樣的危險?作為一家氣體安防企業,各種實驗室也陸續成為了我們的客戶。他們安裝可燃氣體報警器,用于檢測控制實驗內爆炸性可燃氣體的濃度,通過氣體報警設備的調控,可對可燃易爆氣體濃度進行有效的安全檢測,一旦過設置
-
前幾天有客戶咨詢我公司的可燃氣體報警器,用于酒庫酒精氣體濃度的檢測。客戶還問道報警濃度值是多少,以及相關的設置依據是什么?根據石油化工企業可燃氣體和有毒性氣體檢測報警設計規范(GB50493-2009)中第3.0.1條,提到,在生產或使用可燃氣體及有毒性氣體的工藝裝置和儲運設施的區域內,對可能發生可燃氣體和有毒性氣體的泄漏進行檢測時,應設置可燃氣體報警器和有毒性氣體報警器。另外第5.3.3是這樣說明的,報警設定值應根據下列規定確定:1可燃氣體的一級報警設定值小于或等于25%爆炸下限;2可燃氣休的
-
氨氣、液氨泄露應采取的緊急措施,如何有效處理工廠氨氣泄露事故
泄漏應急處置措施氨對人體生理的影響氨無色具有強烈的刺激臭味,對人體有較大的毒性。氨氣慢性中毒會引起慢性氣管炎、肺氣腫等呼吸系統病,急性氨中毒反映在咳嗽不止、憋氣等。(1)少量泄漏。撤退區域內人員。防止吸入蒸氣,防止接觸液體或氣體。處置人員應使用呼吸器。禁止進入氨氣可能匯集的局限空間,并加強通風。只能在保證安全的情況下堵漏。泄漏的容器應轉移到安全地帶,并且僅在確保安全的情況下才能打開閥門泄壓。可用砂土、蛭石等惰性吸收材料收集和吸附泄漏物。收集的泄漏物應放在貼有相應標簽的密閉容器中,以便廢棄處理。( -
(一)液氨泄漏:液氨由槽車運至廠內,在廠內采用儲槽儲存,儲槽和輸送管道可能發生漏氣。氨氣泄漏后產生后果:可能發生中毒事故,遇明火還可能發生火災、爆炸事故,對事故現場及周圍的環境和人身財產等造成嚴重的影響。防范措施:液氨儲罐區設計應嚴格執行安全及防火等有關規定,檢修維護時應嚴格執行《工業管道工程施工及驗收規范》,管道、閥門做到不發生“跑、冒、滴、漏”現象。應急預案:發生重大泄漏事故后,企業拉響警報器,在時間通知應急處理領導小組,并處理好泄漏處置和搶險救災工作。1、關閥斷料,切斷事故源生產裝置發生氨
-
檢測氣體不同,氣體檢測儀的壽命則不同,氣體檢測儀的壽命主要由氣體傳感器而定。當然,我們這里的使用壽命是需要保證氣體檢測儀在一個正常的環境下,一般可分為以下幾種:1,催化燃燒式檢測原理的氣體檢測儀,它一般用來檢測可燃性氣體,正常使用壽命在2-3年,受現場環境影響,或短或長;催化燃燒傳感器(LEL):從1年到10年不等。1年壽命的是便攜儀表使用的LEL傳感器,10年壽命的是固定儀表使用的LEL傳感器。當然,我這里所指的10年壽命傳感器,是上質量好的,例如CityTech的CAT-16。并不是的LEL
-
G693-2011《可燃氣體檢測報警器檢定規程》是依據JJF1002《國家計量檢定規程編寫規則》、JJFl001《通用計量術語及定義》、JJF1059《測量不確定度評定與表示》的規定,對JJG693-2004《可燃氣體檢測報警器》和JJG940-1998《催化燃燒氫氣檢測儀》兩規程進行修訂的。修訂后的規程代替JJG693-2004《可燃氣體檢測報警器》和JJG940-1998《催化燃燒氫氣檢測儀》兩規程。與JJG693-2004和JJG940-1998相比,除編輯性修改外主要技術變化如下:——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