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安防展覽網 媒體導讀】雷軍說“站在風口上,豬都會飛”, 馬云說“豬碰上風也許會飛,但是風過去摔死的還是豬,因為你還是豬。”所以,作為智能硬件代表的小米選擇了飛起來,并飛到了現在:3月6日,科技部火炬中心聯合長城企業戰略研究所發布的《2016年中國獨角獸企業發展報告》及獨角獸企業榜單顯示,小米作為估值僅次于螞蟻金服的智能硬件代表,赫然屹立在榜單之列。
2016年中國獨角獸企業發展報告
值得注意的是,2016中國獨角獸榜單中,企業共分布在18個領域,包括電子商務、互聯網金融、互聯網教育、大健康、交通出行、大數據、房地產、旅游、企業服務、人工智能 、軟件應用、社交、網絡安全、文化娛樂、物流、新媒體、云服務及智能硬件領域。在這些行業中,電子商務、互聯網金融、文化娛樂、交通出行四大行業獨角獸企業數量集中,占比高達56%,另外,大健康行業獨角獸企業有9家,占比7%,云服務(5家)、大數據(2家)、智能硬件(4家)人工智能(4家)等新技術領域獨角獸也開始占據榜單重要位置。
其中為亮眼的尤以智能硬件為典型:4家智能硬件企業,數量占比僅3%,卻占總估值比重的13%,其中小米和大疆創新兩家估值均≧100億美元,進軍超級獨角獸隊列,一定程度上印證了市場上智能硬件熱銷風潮之外,智能硬件在新技術領域的重要地位更加需要引起注意:對我國而言,當前正處于智能硬件的孕育突破期,智能硬件產品在大眾市場、公共服務領域以及國民經濟各行業的應用正不斷拓展,將有力地帶動我國電子信息產業轉型升級,并釋放出更加廣闊的市場空間。
對于智能硬件,百度上是這樣說的:繼智能手機之后的一個全新科技概念,通過軟硬件結合的方式對傳統設備進行改造,從而擁有了更多的智能化功能。實際上,具體的應用中,智能硬件是以平臺性底層軟硬件為基礎,以智能傳感互聯、人機交互、新型顯示及大數據處理等新一代信息技術為特征,以新設計、新材料、新工藝硬件為載體的新型智能終端產品及服務。隨著技術升級、關聯基礎設施完善和應用服務市場的不斷成熟,智能硬件的產品形態從智能手機延伸到智能可穿戴、智能家居、智能車載、醫療健康、智能無人系統等,從而實現了互聯網服務的加載,并形成“云+端”的典型架構,具備了大數據等附加價值,成為信息技術與傳統產業融合的交匯點。
在中國,智能硬件市場認可度在2014年以前屬于長期靜默的狀態,真正的發展應該是自2014年開始,也因此2014年被成為智能硬件的發展元年;2015年產品品類爆發式增長,智能硬件的發展也達到了火爆的程度;2016年,隨著產業鏈的成熟,芯片、傳感器、通信技術、云平臺以及大數據等的有效支撐,智能硬件全面進入市場啟動期,資本、孵化器、技術、人才、政策等亦正向這個行業傾斜。
數據統計顯示,2012年國內智能硬件的市場規模僅13億美元,2013年為33億美元,2014年呈現爆發式增長,一度達到108億美元的規模,2015年424億美元,2016年552億美元。前瞻產業研究院新的報告現實,預計2019年中國的智能硬件市場有望增長到5414億(人民幣)的水平。
話說智能硬件的興起,與資本助推有的關系。2014年創投圈火熱的兩個領域即是智能硬件與O2O,比起O2O炒概念,智能硬件更為實際。2014年之前,大多投資者都在投成型的智能硬件產品,只要市場可觀有發展前景的項目,基本都可以投。從2014年下半年開始,智能硬件的火熱讓一些投資者開始關注產業鏈上游的情況,一些新材料生產商家、聲場工廠及傳感器廠家等開始受到資本熱捧。
資本助推背后,伴隨的就是門派的興起,截止目前,B、A、T、360、小米就是典型的代表,其中:
百度采取的是扶持外部產品,內置百度服務,形成開放生態的思路。在服務于健康云的dulife智能硬件設備品牌中,咕咚手環、Boom Band手環等明星產品位于其中,推出的BaiduInside平臺亦成為智能硬件行業大事件。在技術布局上百度自己還擁有多項智能硬件,涵蓋智能眼鏡、可穿戴設備等領域。而技術之外,百度與京東合作JD+智能硬件計劃,與強勢渠道結盟;與TCL合作力推TV+智能電視有望突破100萬出貨量。同時還投資了智能家居廠商海眸科技,智能汽車則有Carnet。
騰訊則是2014年11月開始向智能硬件發展,先后發布了路寶APP+路寶盒子,這款OBD設備,插入汽車的接口之后與騰訊云連接,可實現車輛診斷、油耗分析、車友社交等功能。2015年4月28日,在2015移動互聯網大會(GMIC)上,騰訊公司宣布推出“TOS+”智能硬件開放平臺戰略,并正式發布TencentOS系統,同時,騰訊也展示了與多家合作伙伴共同推出基于該系統的智能手表、微游戲機、虛擬現實產品以及手機四大智能硬件領域解決方案。
阿里在智能硬件的布局始于在智能電視領域牽頭成立SmartTV聯盟,同時投資華數、文化中國等內容廠商,推出天貓魔盒電視盒,并且與華數合作推出電視支付,開始做智能電視生態。在智能家居領域則投資了海爾,與格力等合作在智能家電中接入了阿里云服務。阿里的云服務、產品矩陣、操作系統和商務合作,則分別對應到百度、360、小米和阿里的硬件思路,在智能電視、智能家居、可穿戴設備、智能汽車等領域可謂跑馬圈地已久。
在這里尤其需要重點說的是小米。不僅僅是因為它在此次獨角獸榜單中以僅次于螞蟻金服的估值站在第二大的位置,尤記的谷歌的AI發布會上曾提出過這樣一個觀點:未來人工智能的顛覆和創新一定是在硬件和軟件的交叉點上,巧的是,小米正是處在交叉點上的公司。
所以,說起智能硬件,從行業上來說,小米是想繞也繞不過去的公司,也是需要重點提及的一家公司。也所以文章的開篇我們引用了雷軍的一番話,除了要表達智能硬件在當前市場環境中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之外,更是想印證小米的成功正在進行時。
熟悉小米的都知道,小米是從手機發家的,早前小米更是憑借智能手機驕人成績,成為創業明星企業,被視作為互聯網思維下的典范企業,競相模仿。然而發展到一定程度,在智能手機市場已趨飽和之際,智能手機增長已出現瓶頸,智能手機的紅利也正逐漸退去,手機廠商如何需求手機以外的發展之路顯得尤為重要。小米憑借敏銳的商業嗅覺,作為早推出智能家居控制中心的廠商,在2013年就在積極探索智能手機以外的物聯網商業之路,盡管中間面臨了諸多困難,但如今已有成效:2013年就推出了智能家居服務,并在后續投資了眾多智能硬件創業公司(公開資料顯示,包括智米、云米、綠米等77家公司)。
與此同時,小米的智能家居核心更是依托“米家”及培育的眾多生態企業,并由眾多生態鏈企業生產眾多智能硬件產品,以此構建一套完整體驗模式,所生產的硬件更是覆蓋眾多領域并已頗具規模:不包含手機,已經激活了超過5000萬的設備,年收入更是超過150億元。
就在近舉辦的中國移動合作伙伴大會上,雷軍表示:“三年前,小米就定下一個戰略,以手機為中心,連接一切設備,用生態鏈模式,推動產業發展。”也就是在此次大會上,雷軍還透露旗下生態鏈的企業中有4家估值超過10億美元,有3家年收入超過10億元,16家年銷售超過1億元,這一系列的數據不止讓人驚嘆,更是感慨:在這條沒有成熟商業模式可借鑒的情況下,在短短三年間就在智能硬件領域取得如此成就,不得不說,小米已經走在了*,成為萬物互聯時代的引導者。
可以這樣說,繼手機后,小米透過智能家居戰略,依托“米家”所生產覆蓋了百姓日常衣、食、住、行等領域的智能硬件,并圍繞“米家”大旗構建一個龐大生態,將MIUI用戶量做上去不僅是小米的戰術,更助推小米踏著物聯網浪潮使之成為這個時代下的。
有人這樣形容小米:我知道有一天小米會在一個萬眾囑目的情況下出現,身披金甲圣衣,腳踏七彩云再次崛起,成為者。身披金甲圣衣,腳踏七彩云,很眼熟不,這是月光寶盒中紫霞仙子幻化中的寶的形象,所以,小米現在的狀態是身披智能硬件的金甲,在智能硬件的風口里翱翔,正應了它家老板的“飛豬理論”。
其實細品小米營銷也不難發現,小米用技術和創新給營銷升了一個維度,在更高維的戰斗中,小米不但有先發優勢,甚至早就悄悄樹立起“次元壁壘”,你再難找到一家公司,像小米這樣擁有這么完善的產品、數據布局。
只是沒記錯的話,后寶卻活成了一條狗也不如:戴上緊箍不能愛你,脫下緊箍卻不能保護你……這是后話,所以這才有了我們文章的標題:站在智能硬件的風口上,不進則退,也可以這樣說,想活著,就要把握好每個階段的風口,否則就只能像馬云說的一樣再去做豬。
如果說小米是智能硬件行業中的*,那么深圳就是智能硬件地域所屬的。把坐標放在北京,或許可以說,“智能硬件剛剛嶄露頭角”,但是對深圳而言,這并不是一個新生的領域:“想要了解智能硬件的發展,那來深圳你就來對了。”這是一個智能硬件創業者對媒體記者的平常答復。記者在隨后的文中是這樣形容他的:在下班高峰期,他將車開到六七十邁,順著濱海大道一路向西,開往南山區,那里聚集了深圳多的智能硬件創業公司,“在深圳干什么都很快”,言語間,他又踩了一腳油門。需要注意的是這次7家超級獨角獸的大疆創新就是位于深圳南山的一家公司。
前瞻產業研究院發布的數據亦顯示,國內智能硬件企業,深圳占了44.4%,擁有優勢,這都從一定程度上再次印證了“智能硬件創業在深圳”的真言。
細究其原因,與深圳得天獨厚的硬件產業鏈有著密不可分的關系。印象深的還是2015年美國的CES展(消費類電子產品展覽會),當時參加4000余家企業中,有500余家來自深圳。“在國內,你不會找到任何一個像深圳這樣的地方。”“在*你也找不到第二個。”……這些都是當時展會后各類媒體對深圳的印象。確實,從上游的元器件供應商,到初級的模塊提供方,以及后續的方案商和下游的代工廠,創業者可以輕松地在深圳找到創業所需的所有環節。
事實上,在深圳不僅是產業鏈快速得到完善,資本也正*向深圳涌來。除了專業投資公司以外,幾乎所有互聯網巨頭和硬件企業,都希望通過投資深圳,來完成自己在智能家居和智能硬件方面的宏偉布局:比如小米投資了深圳加一科技、京東投資領耀東方科技、英特爾則在去年年初投資1億美元成立了中國智能設備創新基金。除此之外,魅族、海爾都在智能家居領域躍躍欲試,在他們的版圖中,深圳是一個跳不過去的地方。
與此同時,深圳的企業也在尋求各種各樣的機會往外擴展,典型的、*的就是2016年深圳保千里投資李開復的創新工場。創新工場在智能語音識別、人工智能方向上的投資,與該企業的發展規劃可謂不謀而合,亦是促進雙方合作的主要因素:“看重的是創新工場所擁有的人工智能方面的技術和資源,意在加強技術、人才交流,整合多方優勢資源,搭建平臺,實現共享,共同推進智能硬件產業的快速發展。”
對于雙方之間的合作,李開復本人亦表示,企業在平臺型智能硬件領域發展和進步,為企業迎來爆發的智能硬件市場占據競爭高地。
確實,相對國內其他廠商,保千里先發優勢明顯,不僅在全天候成像、全景成像、立體成像、虛擬成像、增強現實成像、智慧成像方面有深厚的技術積累,更是在以視頻和圖像技術為核心的各種跨界創新智能硬件市場中屬于地位:在互聯網對傳統行業高度沖擊的今天,該公司以車用夜視主動安全系統、商用顯示系列、打令系列等平臺型和功能性產品為大數據入口,結合云端大數據服務系統,已推出智能駕駛領域、VR領域、人工智能領域、智能商用顯示領域等“智能硬件+”解決方案,并通過“智能硬件+個人”、“智能硬件+實體店”、“智能硬件+公共場所”的營銷模式為實體企業、公共場所、個人、汽車等提供“智能硬件+互聯網+細分領域商業模式”的整體解決方案,占領衣、食、住、行等各種生活應用場景入口,搶占大數據入口,實現用戶大數據運營,可謂智能硬件領域先行先試的典范。
以技術為依托,以產品為工具,以市場為目標,在保持原有的功能性產品繼續增長的同時,不斷推出新的平臺型智能硬件在各重點行業中加以應用正是該公司的策略所在:2016年更是牢牢把握各類產品核心技術的來源一致性,向市場提供了以視像技術為核心的智能硬件,如打令小寶機器人、打令VR手機、樂搖寶、合眾寶、汽車智能駕駛系列等新產品。
新的年報顯示,公司主營業務收入、主營業務利潤、總資產、凈資產均呈現快速增長態勢:2016 年實現營業收入 41.14 億元,較去年同期相比增長 148.29%;2016 年共實現凈利潤約 7.99 億元,較去年同期相比增長 114.07%,2016 年公司總資產 94.42 億元,較去年同期相比增長 253.65%。2016 年公司凈資產 46.99 億元,較去年同期相比增長 223.54%。盈利能力、資本規模雙雙持續增強,為股東帶來良好的同時,其前瞻性戰略布局的成果亦正不斷顯現。
如今,以VR、機器人與智能駕駛為代表的智能硬件領域正受到越來越多的關注,智能硬件廣闊的市場空間,為該類行業的先行企業提供發展空間的同時,也給予了該類企業龐大的市場需求和巨大的市場潛力。“隨著物聯網的發展,智能硬件將營造出一個新的萬億級市場,推動產業結構型升級。”保千里集團總裁鹿鵬對未來智能硬件的前景充滿信心。
技術突破與融合創新所孕育的發展新機遇,為保千里打開了通往智能硬件道路上的大門,創新工場的加入更是猶如神來之筆:自2009年9月創立以來,“創新工場”已相繼培育和參與了多家企業的成長,而李開復本人,從職業經理人到天使投資人實現華麗轉身后,所投資的企業無不被業界奉為成功典范,這次與保千里的合作又將孕育出一個新的典范,不妨拭目以待。
后回到根本上:既然是智能硬件,那么對于個人來說它有什么實際的用途?還是說乏善可陳的硬件被機器學習「duang」了之后一下子就會變得好用起來?舉個例子,近有個朋友買了個將近四百塊的智能水杯,功能是提醒用戶喝水。開始一看,這功能不是挺好的嗎?然而杯子的說明上居然說了杯底不能長時間用開水沖刷,而且杯蓋也是個擺設,無法擰緊。別說智能硬件了,這連個保溫杯都算不上吧?
顯然根本沒有這種神奇的技術一下全部實現。要實現這樣的技術首先就需要龐大的數據來源,有了數據,才可以分析學習,畢竟智能的前提是算法的學習。而數據在目前大部分初創公司還不能獲得,但對比真正的巨頭來說,早已經先行,所以還是那句話:之所以成為,就是因為把握好了每個階段的風口。
所以,這就是我們想說的智能硬件:可以預計的2019年,中國的規模將是現在的兩倍,借鑒成功的獨角獸小米,再參考智能硬件創業在深圳,后還是回到標題中:站在智能硬件的風口上,要么飛,要么回去做豬……
當然不管怎么樣,一切都在你如何選擇。